灰霉。
主要發生在棚室中,葉片感病后從葉緣開始向里產生淡褐色“V”形病斑,水浸狀,并有深淺相間的輪紋,表面生灰色霉層,潮濕時病斑背面也產生灰色或灰綠色霉層,葉片逐漸枯死。果實發病時,病菌多從殘留的花瓣、雌蕊花柱、花托等處侵染,逐漸向果實和果柄擴展,病部果皮灰白色水浸狀,變軟腐爛,病部無明顯邊緣,后期長滿致密灰色至灰褐色霉層(注意不是黑色霉層)。
【發病規律】:
病菌以菌核形式在土壤里,或以菌絲體及分生孢子形式在病株殘體里越冬。病株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借助氣流、灌溉水或雨水傳播,由寄主傷口或衰敗的器官等處侵入。低溫高濕是發病的必要條件,因此,此病多于冬春低溫季節或于寒流期間在棚室內發生。
【防治方法】:
科學通風:大棚或溫室在上午日出后,溫度開始升高時及時通風,排出濕氣,避免葉面長時間結露,通風后閉棚,直至中午再放風。下午適當延長放風時間,降低棚內濕度。有條件者,夜間特別是下半夜適當增溫,避免植株葉面結露。經驗表明,只要葉片表面沒有水膜,不僅僅是灰霉病,其他許多病害的發生機會均會大大降低。
農業措施:覆蓋大棚、溫室的薄膜最好選用紫光膜,早扣棚烤地,保持薄膜清潔。高畦栽培,加強水肥管理,防止植株早衰。適當控制澆水 ,發病田減少澆水量,必須澆水時,則應在上午進行,且水量要小。及時摘除病葉、病果和病枝,帶出田外,集中深埋,切不可亂丟亂放。還可用保持棚室內氣溫36~38℃悶棚2小時的方法抑制病情發生、發展。
藥劑防治:1、防治時間:定植前后。2、蘸花時候防治。3、打藥時間在晴天上午進行、煙熏一般在下午或者傍晚進行。3、賣藥要買大廠家,一般來說每個經銷商都有賣的,例如:多菌靈、阿米西達、2%武夷霉素水劑、65%甲霜靈可濕性粉劑、70%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等一些防治真菌性病害的藥物。